【校庆故事】母校双甲至,北洋燕归来——耄耋学子齐聚天大共庆母校双甲华诞
2015-11-18
研究生院 陈天凯 秦岭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巍巍学府天津大学(前身北洋大学)迎来了她120岁生日,同时揭开了卫津路与北洋园双校区办学的全新模式。为了纪念这意义非凡的历史时刻,经过近三年的筹划,学校将举办主题为“传承、溯源”的校庆大会。作为天津大学百年建设的见证者,北洋老校友是母校庆典不可或缺的重要嘉宾。临近校庆,研究生院接到特殊任务,承担了北洋老校友的接待工作,他们的平均年龄已近90岁。考虑到老北洋们年事已高,身体多有不便,接待工作可谓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但天大人面对困难绝不退缩。为此,院领导多次牵头召开院内会议,共商接待方案,细化工作环节,落实任务分工。最终,确定了接待工作采取“二对一”负责制,即一位研究生院教师和一名志愿者协同接待一名老校友,切实保证接待工作安全、顺利、圆满完成。
魂牵梦萦
在母校的邀请下,共计24位老北洋人应邀出席“天津大学(北洋大学)建校120周年庆祝大会”。老北洋人不仅年岁已高,也有疾病缠身、行动不便的情况,但为了能见证母校非凡的120岁庆典,亲临母校送上最真挚的生日祝福,他们不顾路途遥远,无畏艰难险阻,毅然重回母校,为母校庆生。此等情怀,让我们新一代天大人为之动容。在这24位老北洋人中,袁耕老先生不仅年龄最大,已92岁高龄,身份也最为特殊,是一名资深的地下党员。他1938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事地下工作,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祖国的解放贡献着青春力量。记得第一次拨通袁老电话,脑海中想象着电话另一端的是一位威严的老者,亦或是一位令人敬畏的革命前辈,内心颇感紧张,然而电话另一端传来袁老和蔼可亲的声音,完全打消了我之前的顾虑,让我清晰的感受到对方分明是一位与我时隔半世纪、久违的至亲学长。在简短介绍了母校校庆事宜后,袁老十分激动,并表示特别希望参加此次校庆活动,但由于近期不慎滑到,已卧床休养了80余天,为了不错过母校生日庆典,同时尽可能不给母校增添麻烦,已提前与另一位北洋校友粱鑑老先生取得了联系,邀约结伴而行为母校献礼。感受着老人对母校深深的思念,仿佛离家多年的孩子,听到母亲的召唤,即将见到魂牵梦萦的亲人,心酸而激动。
往事如梦
为了避开十一假期客流高峰,10月1日凌晨5点,我们一行四人便动身奔赴北京。在赴京途中,望着车外的万里晴空,仿佛是为迎接老北洋荣归母校而特别定制,窗外渐起的呼呼风声,犹如母校对学子的殷殷呼唤。历经4个小时的车程,我们顺利来到袁老家中,见到已过鲐背之年的袁老和梁老,不觉竟被两位老人容光焕发的精神面貌所折服,更为两位老人和蔼可亲的慈祥所感动。在陪同两位老校友重返母校的途中,袁老、梁老急切地询问着母校的近况,为母校的发展倍感欣慰,更对回到母校望眼欲穿。他们回忆起求学时的经历,昨日仿佛犹在眼前,感概万千。谈到1946年,梁老更是激动不已,正是那年在母校北洋校园,他结识了袁老并成为志同道合的好友,并共同成为中共西北局跨地区北洋大学地下党小组成员,协同组织地下工作,发展地下党员,为祖国革命事业的胜利贡献着北洋的力量,彰显着深深烙印在北洋人身上的家国情怀。
北洋情怀
在天津大学(北洋大学)120周年华诞前夕,汇集了近两年多来北洋校友采访实录90人83篇、珍贵历史照片200余幅的《我们从北洋走来——北洋大学校友口述录》一书正式与广大读者见面。在天津大学校友总会的邀请下,10月1日下午,北洋老校友出席了《我们从北洋来-北洋大学校友口述录》首发式。在踏入会议室的一刹那,看到多年未见的同窗,老校友们潸然泪下,述说着母校的过往与当下,老校友们万分激动,并为学校未来建设出谋划策。作为特邀嘉宾,梁老回忆了求学母校的感人瞬间,勉励天大学子继承北洋光荣传统,奋发图强,早日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祝愿母校校庆活动顺利,希望珍贵的口述史能够百代相传。会后,袁老、梁老分别将个人撰写的《我这颗种子》、《让世界更美好点》赠与天津大学,为母校120岁生日献礼。老校友虽已离校多年,仍记挂着母校的发展,不忘为母校谏言献策,传递着求真务实的北洋情怀。
诚挚祝福
10月2日上午,天津大学(北洋大学)建校120周年庆祝大会在天大北洋园校区的求实会堂隆重开幕,北洋老校友应邀出席并作为重要嘉宾率先入场,在所有来宾到场入座之后,2015级新生向老校友献花,以示向先贤致敬。作为老一代北洋人,他们是北洋西沽校区和天大卫津路校区发展的参与者与见证者,他们为祖国的发展、母校的建设贡献了青春与智慧。会上,老北洋们聆听着母校一百二十年的坎坷历程,回忆着在北洋求学时的零散片段,展望着母校建设美好的明天,默默地为母校送上120岁生日祝福。会后,袁老、梁老参观了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两位老人细细体会着新校区的文化建设,倾听着母校的规划蓝图,端详着漫步在崭新校园里的学弟学妹,他们万分激动,感叹时光飞逝,更欣慰母校的迅猛发展。年过九旬的老校友不畏艰辛亲临母校送上诚挚的祝福,离校多年却不忘关注母校的建设发展,流露着北洋人浓浓的母校情节。
继往开来
回首老一代北洋人艰难办学的探索历程,纵览一代代天大人倾心报国的不朽业绩,承载着“兴学强国”使命而奋斗的北洋精神,正是天大人生生不息、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作为“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大学,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热切关怀和有力支持下,天津大学办学水平显著提升,学科布局不断优化,学术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不断涌现,立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深入完善、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能力逐步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空前活跃。在母校12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天津大学也迎来了北洋园新校区的正式启用,使得天大百年文脉得以延续,也加快推动了天津大学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