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北洋机械大讲堂|首期开讲:顾佩华院士论道智能时代工程教育转型

      2025-05-20       

5月12日,机械学院顺利举办北洋机械大讲堂第一期主题报告。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新工科教育中心主任顾佩华教授带来题为《构建未来技术与创新学习工场系统 推动数智时代卓越工程师培养与科技原始创新》的专题报告。教务处处长、新工科教育中心执行主任何芳,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机械学院院长王延辉出席并致辞。讲堂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举行,来自中国矿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天津理工大学等高校教师代表、天津大学各学院教学副院长、专业负责人、示范中心负责人、专任教师、学生等200余人参会。报告由机械学院党委书记、新工科教育中心副主任孙涛主持。



顾佩华院士聚焦智能时代人才需求的持续变化,阐述了新时代构建适应性人才培养系统的重要性,通过丰富的国际案例剖析了学习工厂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培养学生工程领导力、跨学科能力、创新思维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以绍兴未来智造与创新工场为典型案例,解读了未来技术与创新学习工场如何支撑卓越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与科技原始创新,并给出未来技术与创新学习工场系统在学校、学院、专业三个层面的参考设计方案,为智能时代工程教育转型开拓了新思路。



顾院士指出,探索实施新工科适应性融合创新模式和教学过程新范式,需要校院领导的大力推动和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教师是大学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主体,为了鼓励广大教师担起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主体责任,需要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改革教师评价标准,鼓励教师主动学习和掌握AI时代的教育教学的新方法和新工具,不断创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新理念和新实践;推动最先进AI技术赋能科技原始创新、自主研发和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新理念和新实践探索与应用。

在提问交流环节,顾佩华院士就现场师生提出的关于工程人才培养改革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方案、学习工场建设特点等展开了交流。本次讲堂具备前沿性和实践性,为中国竞彩网高校开展新工科改革、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和跨学科人才培养提供了宽广的思路。




北洋机械大讲堂


为引领高等教育理念的革新潮流,深度推进教学改革实践、精准把握学术前沿动态与行业技术发展脉搏,全力推动科教协同创新与产教深度融合,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精心策划并隆重推出“北洋机械大讲堂”系列高端讲堂活动。讲堂坚守开放包容、求真务实、前瞻引领的宗旨,广邀资深教育专家、学界大咖以及行业翘楚齐聚一堂,致力于为广大师生及各界同仁打造一个凝聚智慧、拓展视野、深化协同的卓越学术交流与教育探索平台,全方位助力机械工程及相关领域教育与学术的蓬勃发展,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推动行业进步贡献力量。

(编辑 赵晖 应紫瑜)